新农村建设简报
2017年第11期
(总第11期)
中共宜春市委农村工作部 2017年9月14日
宜春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领导活动】
市政协副主席周志平指导袁州区南庙镇
新农村建设工作
9月5日,市政协副主席周志平来到挂点的袁州区南庙镇梅花村鼻田组检查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
周志平认真听取了南庙镇政府、市直挂点单位的情况介绍,并实地察看了新农村建设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危旧房屋拆除等情况。
周志平指出,今年全省启动了“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工作,这是一项全局性的民生工程。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抓好调查研究,掌握基本情况,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点要避免千篇一律的建设方式,要依托当地自然风貌进行建设,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挂点单位要加大帮扶力度,从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挂点村解决实际困难。
【帮扶动态】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到樟树市中洲乡江平村
调研指导
日前,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挂点帮扶工作组一行4人深入挂点帮扶的樟树市中洲乡江平村江边村组调研指导新农村建设。
工作组一行实地察看了该村村容村貌,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家中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并与乡、村干部座谈,详细了解该村新农村建设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工作组表示,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做好帮扶工作,努力早日把江边村组建成“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
【县乡动态】
铜鼓县重点打造G220公路沿线精品示范带
铜鼓县围绕“打造亮点、彰显特色、提升品位”为目标,高标准推进带溪至三都G220公路沿线11个行政村的35个自然村点的“山、水、林、田、路、房”建设,逐步形成“步步皆景,移步换景”的美丽示范带。
一是高位推动。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县长督查室每周安排一次以上督查活动,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或常务副县长带队对G220公路沿线村庄整治情况进行督查。二是分类推进。将沿线35个村点分为一般普及村、特色亮点村和景点示范村三种类型,分类推进,并聘请乙级以上规划设计单位编制村庄建设和发展规划。三是打造特色。对公路沿线实施景观“三化”(即绿化、美化、彩化),开展“美丽示范农户庭院”创建活动,达到布局美、设施美、卫生美、绿化美、家风美“五美”标准。四是保障到位。县财政统筹安排5000万元,在全面实施“七改三网”的基础上,重点打造9个特色鲜明、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特色亮点村和景点示范村。五是督促落实。G220公路沿线精品示范带建设列为年度全县重点工作进行考核,县“两办”定期对G220公路沿线乡镇村庄整治提升工作进行督导,并将督导情况进行通报。
(铜鼓县委农工部 杨杨)
樟树市中洲乡结合秀美乡村建设助推贫困村脱贫
樟树市中洲乡把新农村建设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各项工作,确保实现2017年西塘村和江平村两个省级贫困村全面退出的目标。
一是压实责任,制定计划。确定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分工,组建了推进组、督导组和宣传组,抽调了党员、干部到各个新农村建设点督促工作,将各项建设任务细化、具体化,进一步明晰了建设的目标和时间表。二是统筹布局,规划先行。在充分考虑未来村庄发展和农村人口进退去留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资源秉赋、区位条件、人文积淀和经济发展,科学编制了秀美乡村建设整体规划,确保新农村建设规划合理、实用、可持续。三是整合资金,细化措施。整合新农村建设、农村安全饮水、“一事一议”、农村危房改造和扶贫开发等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向贫困村,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四是突出特色,打造亮点。大力发掘地方文化,保护人文积淀,坚持“三保三不”规划原则(保地形地貌,保空间形态,保古树名木;不推山,不填塘,不毁古迹),打造特色亮点。
(樟树市中洲乡)
奉新县干洲镇让乡村“美起来”
奉新县干洲镇全力推进秀美乡村建设工作,全镇上下齐心协力让乡村"美起来"。
一是统一思想。召开了秀美乡村建设动员大会和相关村组群众大会,张贴横幅标语,发动群众主动参与,激发群众支持参与的工作热情,使各级组织和广大群众的思想统一到秀美乡村建设上,行动集中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二是强化举措。成立工作小组,进村入户,统一协调推进秀美乡村建设;全力加快进度,由工作小组督促施工队伍施工,确保进度;明确时间节点,建设项目严格按照要求和时间节点,按时保质完成;抓好资金筹措,结合新农村建设,争取项目资金和上级以奖代补资金,积极联络市县帮扶单位,争取帮扶资金。三是严格标准。严格按照技术标准组织施工,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施工质量,带队领导为具体责任人,组成督查组,由主要领导带队,实行常态化督查,确保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奉新县委农工部)
编辑:宜春市委农工部农经科 电话:0795-3198018 E-mail:jxycxcb@163.com 传真:0795-3227030 |